欢迎访问太湖县人民医院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中心

【太医技术】县医院应用多模态超声肾脏造瘘成功挽救肾功能

发布时间:2025-02-20 14:54:08 作者:网站管理员 浏览:226 次
【字体大小:

“谢谢医生,帮我妈妈拔掉了颈上的管子和尿管,现在不用透析,真的太方便了。”术后随访时,患者家属的这句感谢,不仅是对县医院医护团队的认可,更是对一项前沿技术——多模态超声引导肾造瘘术的生动见证。近日,县医院通过多模态超声技术成功为一名复杂肾衰竭患者实施精准治疗,标志着该院在急危重症救治领域取得新突破。

fd235d7d9cd2059cfc31b2700009a51.jpg

55岁的黎女士(化名)因宫颈肿瘤侵犯双侧输尿管,导致严重梗阻,引发急性肾衰竭、高钾血症,生命岌岌可危。此前,她虽辗转多家上级医院接受紧急透析治疗,但长期依赖插管和透析不仅痛苦,更面临感染风险。转至县医院时,患者左肾已萎缩,传统膀胱镜置管手术因肿瘤阻挡无法实施。如何快速解除梗阻、挽救残余肾功能?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救治就此展开。

4700ef608447580cf76587467b3688e.jpg

面对复杂病情,县医院肿瘤科与超声介入团队迅速制定方案,决定行超声引导下经皮右侧肾盂穿刺置管引流术(肾造瘘)。然而,患者情绪紧张、配合度低,如何确保“一针到位”?超声介入团队创新引入多模态超声技术,在彩超引导下选择最佳穿刺路径,用18G穿刺针准确到达肾盂,见尿液流出后,送入导丝,再将猪尾巴引流管植入肾盂,为明确引流管头端及侧孔是否位于肾盂内合适位置,随即采用经猪尾巴引流管尾端注入1:200六氟化硫微泡10ml,超声造影实时显示肾盂内“冒烟”形状良好,无外溢,明显增强了介入操作成功信心,也达到了与X线下注入造影剂相当效果。术后次日即引流出3000ml尿液,肌酐值迅速回落,患者肾功能恢复正常,患者成功脱离透析,重获自主排尿功能!

多模态超声并非单一技术,而是联合应用2种或2种以上的超声检查方法,进行多角度的分析,从而提高疾病的鉴别诊断,实现交叉验证,信息互补,综合多重信息,更好地帮助超声医师全面了解疾病,实现“1+1>2”的临床价值。该技术具有精准可视、无辐射、安全、快速高效、应用广泛等优势。

县医院超声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戴启林介绍道:“此次成功将血管外超声造影用于肾造瘘,不仅提升了手术成功率,更为泌尿系梗阻、肿瘤等复杂病例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戴启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