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e@61.191.248.250 于 2008年12月9日10时51分32秒 发布:
[size=4]

饱看湖山到白头
曾记得三十年前,一次随母亲上山砍柴,在那高高的四面尖上俯瞰了一次烟波浩渺的花亭湖,从此,我就和这湖水结下了不解之缘,花亭湖那袅娜迷丽的姿影常常出现在我的梦中。
我初识的花亭湖,宛若上帝有意珍藏的一颗绿色宝石,又像一块没经雕琢的玉,古朴大方,自然美丽,神圣、深邃,静谧,和今天的花亭湖比起来,少了几分人文美。她更像一个芳龄十八的村姑,舒眉含笑,含而不露,羞涩而不失风情,只是眉宇间有一种“藏在深山人未识”的遗憾。
花亭湖神圣地深隐在皖西大别山南麓的崇山峻岭之间,饱含禅意,深情款款,绿意绵绵。初识她,在我幼小的心灵中就有了这样的潜意识,也许我生在大别山区是一种不幸,但我长在这山水相依的花亭湖边却是幸运的。那烟波浩渺的湖水就是我的灵气、活力和激情所在,就是我的坚强、勇敢和力量所在,就是我的一切积极向上的精神所在。湖已融入我幼稚的生命中!
如今,弹指之间,三十年过去了,步入中年的我,花亭湖已是我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是烈日炎炎的盛夏,还是白雪皑皑的寒冬,花亭湖畔都有我的足迹和身影,无论是挫折打击眷顾我抑或是幸运之神拥抱我,花亭湖同样会见证我的坚强或分享我的快乐。
如果说山是脊梁,是父亲,湖水那么温柔,那么多情,那么浪漫,花亭湖就是母亲。花亭湖是山与水、柔与刚、古典与现代、人文与自然的最完美组合。山水相依、刚柔并济的花亭湖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打开花亭湖的历史画卷,我依稀看到了时光深处的禅宗佛祖们虔诚修炼的身影,仿佛置身禅光佛影中。湖畔的二祖禅堂、大中寺等三十余座寺庙见证了花亭湖禅宗文化的辉煌。花亭湖是禅宗文化的发祥地,被世人誉为“天下第一禅湖”。立雪断臂的慧可在狮子山建造二祖禅堂、收徒传教的经历名垂青史;一代皇太子李忱修炼大中寺的身影令人难忘;天竺高僧佛图澄不远万里奔赴花亭湖的足迹仿佛依稀可见……
在花亭湖的史册上,记载着众多名家名流、文人墨客的足迹和诗篇,这为花亭湖的历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则异于是,潜光皖水滨;卜筑司空原,北将天柱邻”,李白的诗让人产生一去拜谒湖畔太白书堂的欲望;“借问夕何宿?烟边数峰横。松竹不见天,蟠空作秋声。”,北宋诗人黄庭坚的《过太湖僧寺》深动地描绘了禅林的幽静和空灵; “十年不变旧,交深情愈淡。世乐赠真羞,去若出阱陷。故林泉石新,悠然在虚鉴。寂寂夜深沉,无心答钟梵”,同是北宋著名诗人的郭祥正,一次来海会寺参谒禅宗二十一世白云守端高僧并赠诗,也留下了不朽的诗篇;至今,狄翁亭仍矗立在湖畔,也是名流名家来此的最好见证。
郁达夫说:“江山也要文人捧”,是呀,西湖因为苏东坡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而提高品位;泰山因为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而名扬天下;桂林因有王正力的“桂林山水甲天下。”而让世人向往,一句千古绝唱使这位老者跻身于文化名人的行列。而花亭湖的历史也因先人们不朽的诗篇和足迹而超现丰富。这些已成为花亭湖一页页永不褪色的记忆。
花亭湖不仅是人文荟萃之地,也是英雄聚首之处。1947年,刘邓大军的部队一路浴血奋战挺进大别山,曾在花亭湖畔召开过三十余人的高干会议。抗战的星火在这里点燃。至今,会议旧址已成为游人拜谒的一个别样景点。是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这块土地!
花亭湖更是人才辈出之地。历代科举考试中状元、文武进士、举人四百余人,可谓科甲蝉联。“一门四进士,十里两状元”和“四代翰林”传为佳话。这里被世人喻为文化之邦、状元之乡、名人故里。“文楷佳名期雅正,为霖渴望副求贤”,被嘉庆帝御批称赞的清代状元赵文楷;集“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社会活动家、著名作家、诗人和书法大师”于一身的赵朴初;被鲁迅先生称为“中国的济慈”的才子诗人朱湘……提起这些名字总让人油生亲切和自豪!“文章千古事,风骨万年冲”!花亭湖的水养育了一代佛教领袖赵朴初,生于斯、长于斯、葬于斯的赵朴初先生,1990年游历花亭湖曾挥毫写下:“神驰远景无疆,仅尽情领受,千重山色,万顷波光”的赞美诗篇。2004年一个金菊飘香的日子,先生的灵骨回故乡树葬,朴初凌园就坐落在临湖而居的寺前镇万年冲。这是太湖儿女对母亲湖的最好回报,也是对“天下第一禅湖”的最好注释。
啊,花亭湖,你不仅是我个人生命的一部分,你更是太湖人的骄傲!
如果说,我初识的花亭湖是一个羞涩的少女,那么,今天的花亭湖已是一个亭亭玉立、落落大方的美人了!那星罗棋布的岛屿,鬼斧神工的自然景点,星星点点的游人,画船如织的湖面,花果飘香的湖岸,清澈见底的湖水,氤氲的禅雾,蝶舞蜂飞、水鸟翔集的天空、庄严的朴初公园、宜人的汤湾温泉……无不令人神往。
错落有致而风景各异的岛屿如明珠、似翡翠般镶嵌在湖面上。月亮湾上古色古香的木屋、姑娘们的茶艺表演和异域风情表演不知吸引了多少游人的目光;千缘山庄的孔雀永远向客人竞相开屏,展示它那无与伦比的美;情人岛上那赋有情调的建筑更是让无数有情人驻足……这些无不为今天的花亭湖增添了无限瑰丽的色彩。
常记那花好月圆的春天踏青湖畔的每一个日子;常记那炎炎夏日去湖里游泳的惬意时光;常记那秋高气爽时节来湖心泛舟的诗情画意;常记那裹着厚厚棉衣赴湖区观雪景的浪漫与快乐!行走在花亭湖的怀抱,那天之蓝,水之绿,山之青,花之艳、湖之秀的旖旎无不令人陶醉! 那山、那水、那岛、那树、那花、那雾、那舟……已融入我的血液,成为我相伴终生的挚友!
难忘湖畔那一对对恋人倩影,良辰美景,柔情蜜意,月下花前,总是勾起人无限美好的憧憬和回忆。难忘春天那漫山遍野的天华杜鹃,总让人想起“山青花欲燃”、“花如野火遍地燃”的诗句来。难忘花亭湖那银装素裹时的模样,仿佛静谧、纯洁的童话世界,让人宛如走进白雪公主的梦中。难忘那湖水,绿得妖娆,绿得深邃,绿得神秘,绿得可爱,绿得如此诱惑人。记得那年夏天,一名外地游客经不起面前湖水的诱惑,不顾众人的“反对”,一头扎进那碧波万顷的湖中。好在他是个游泳高手,大家才减轻了几分担心。难忘湖面那一叶叶扁舟,古风古韵,古色古香,常常勾起人无限的遐想。记得爱人曾描述过的一个情景,时任安徽省省委常委、安徽省副省长的汪洋同志一次来太湖视察工作,在湖心的“旅游一号”上,对着眼前划着木船、吹着口哨,悠然自得的渔民发出这样的感叹:“他们有他们的快乐,城里人有城里人的烦恼”!是呀,希望花亭湖的快乐是廉价而永恒的,能与世人分享!
“近山者仁,近水者灵”,花亭湖,你给予我灵气,给予我激情,给予我智慧,给予我知识,给予了我一切积极向上的力量,你就是我的母亲湖,你就是我的父亲山!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诗意地栖居在花亭湖,诗意地行走在大自然,与山水同呼吸、共枕眠,佛存心中,超然物外,应该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吧!
“此生不作还乡记,饱看湖山到白头”![/size]
晨曦@117.66.143.68 于 2008年12月9日14时56分52秒 回复:
好美啊,我还以为是楼主的征文
太湖县医院网站@222.73.115.66 于 2008年12月9日16时36分5秒 回复:
哪地方啊?景致真好,这才理解霜叶红于二月花!
xce@61.191.248.250 于 2008年12月9日18时17分34秒 回复:
这是我参赛的散文题,文过几天再发,不想几早发上来现丑.
hgyywxq@117.66.145.221 于 2008年12月9日18时19分52秒 回复:
那地方不错 很美
随风飘逝@117.66.144.99 于 2008年12月10日16时26分16秒 回复:
期待美文~
含香@117.66.143.166 于 2008年12月12日12时52分36秒 回复:
题目别具一格,期待美文~
空谷幽蓝@117.66.150.176 于 2008年12月12日21时38分56秒 回复:
诱惑力很大,美文会赛过美景的。期待!
人猿泰山@117.66.145.49 于 2008年12月15日21时49分21秒 回复:
一饱眼福.
含香@117.66.150.22 于 2008年12月30日18时35分41秒 回复:
又见美文,精华侍候!
小语@117.66.150.176 于 2009年1月11日15时55分48秒 回复:
文章真不错!
晨曦@117.66.144.186 于 2009年1月11日22时33分53秒 回复:
[quote]引用第9楼含香于2008-12-30 18:35发表的 Re: 饱看湖山到白头 :
又见美文,精华侍候![/quote]
楼主真会制造悬念,不是听说,还不知道图片后有美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