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太湖县人民医院积极推进药品管理全链条数字化转型,将智能化手段深度融入诊疗服务各环节,从处方开具前的智能审核到药房精准调配,再到专业药学服务跟进,构建起覆盖事前、事中、事后的用药安全保障体系,切实以数字化赋能提升药品管理质效,筑牢群众用药安全防线。
电子处方“守门员”
以往用药风险常于取药后甚至患者居家用药时才被发现,如今县医院在医生开具处方的即时环节,便启动处方前置审核系统这一智能“守门员”。该系统依托与医院信息平台互联互通的合理用药系统,基于180万余条安全规则库,实时扫描处方中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过敏禁忌、剂量超标等风险点。
“系统如同灵敏的监测雷达,可自动拦截90%以上高风险问题处方,对中风险处方即时提示医生修正,低风险处方则登记备案后精准审核通过。”该院药剂科负责人表示,这一机制实现了从“事后补救”到“事前预防”的转变,将用药风险防控关口前移,有效保障了处方开具的规范性与安全性。
据统计,系统上线以来,医院处方合格率持续稳步提升,2024年、2025年均保持在90%以上,2025年6月更是达到98.67%的新高,为患者用药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门诊取药“黑科技”
针对以往取药排队等候时间较长的问题,县医院通过部署全自动发药机并实现与就诊系统无缝对接,打造高效智能的“智慧药房”。处方信息传输后,系统在自动化调配区域完成药盒精准识别、批号信息核对、药品快速备药等流程,并直接传送至取药窗口。
“在就诊高峰期,单台自动发药机处理处方量可达人工窗口的2倍,不仅大幅缩短了患者等候时间,更通过标准化操作提升了药品调配的精准度与管理精细化水平,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服务便利。”该院药剂科一名工作人员表示。
药品动态“监控网”
为防止抗菌药物滥用、防范“超级细菌”风险,县医院依托信息化建设构建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动态监测网。该系统实时追踪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等关键指标,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用药行为的精准监管与及时纠偏。
通过这一科学管控机制,该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从2023年的41.04显著降至33.8,有效规范了临床用药行为,为保障患者安全筑牢了坚实的防线。
百姓用药“贴心人”
在该院门诊药物咨询岗,专业临床药师为患者提供精细化用药指导:细致讲解药品通用名与商品名以避免混淆,明确用法用量及餐前餐后服用规范,详解疗效预期与治疗疗程;耐心示范吸入剂等特殊剂型的正确使用方法,重点提示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确保患者全面掌握用药知识。
针对住院病区复杂病例,医院临床药师主动介入诊疗过程,通过查阅电子病历、分析患者用药史及肝肾功能等检验结果,综合评估药效与风险,并结合药敏试验数据,为临床用药提供精准参考,形成“医药协同”的诊疗闭环。
目前,太湖县人民医院已构建起覆盖“处方开具—药品调配—使用监测—专业指导”全链条的智能化用药管理体系,将安全用药理念深度融入诊疗服务每个环节。通过精准规范的处方管理与细致专业的药学服务,持续夯实患者健康基石,彰显了基层医疗机构以群众健康为中心的责任担当。(雷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