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了大一上学期的生活,迎来了我的第一个大学寒假。我怀揣着激动又忐忑的心情在我家乡的太湖县人民医院开始我的第一段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在医院担任志愿者的这段时光,如同一幅充满温情与感悟的画卷,在我心中徐徐展开。它不仅让我看到了医院里的人生百态,更让我收获了成长与感动,对生命和责任有了全新的认知。
初入医院,面对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复杂的就医流程,我也曾感到紧张和无措。但很快,我便投入到为患者导诊的工作中。每天早晨七点起床简单结束早餐便奔赴“战场”,我会遇到形形色色的患者,他们或是焦急地询问科室位置,或是迷茫地徘徊在各个楼层。我耐心地解答他们的每一个问题,详细告知挂号、就诊流程,尽我所能为他们驱散就医路上的迷茫。
在这个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年纪较大的患者。记得有一对老夫妻,面对手机挂号,旁人都能够轻松操作,而他们则是手中紧攥着手机,眼睛盯着手机屏幕却只是显示着他们的无助。我毫不犹豫上前,手把手教会他们如何操作,每个环节我都紧紧跟随,确保他能顺利就医。他在我的帮助下完成检查,脸上露出安心的笑容,以及一句又一句的“孩子,真的谢谢你啊!”那一刻,我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也深刻体会到了帮助他人所带来的快乐。
在取药窗口协助药师维持秩序时,我也深刻感受到了这份工作的重要性。我会悄悄观察队伍中的特殊群体,如抱着熟睡婴儿的母亲、挂着尿袋的老人、捏着病历颤抖的农民工。有次遇见一位孕妇在队伍中脸色发白,我立刻与队伍前面的患者商量让她优先取药。当队伍前面的年轻人主动为老爷爷让出位置时,当年轻小伙帮阿姨捡起散落的药盒时,我忽然发现,善意真的会像蒲公英的种子,在人群中悄然生长。
这次志愿不仅仅让我从帮助患者中获得成长和温暖,医院里的每位工作人员同样教会我责任与奉献。我的家乡这座小小的县城,医院虽没有大城市里的宏大规模与华丽外观,却有着不逊色的医者仁心。医生们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耐心询问病情、仔细分析病因,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护士们时刻关注患者需求,打针换药、嘘寒问暖,事无巨细。在这里,从挂号、就诊到取药,每一个环节的工作人员都全力以赴,将每一位患者放在心上,用平凡铸就伟大,用行动诠释着何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们上班期间热心为患者解决问题,下班后则通过线上手机对话为患者排忧解难,这一切的一切都在践行着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外面有困难找警察,在医院有困难找病友服务中心。”则是太湖县人民医院病友服务中心秉持的理念,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付出。每一个凌晨的紧急会诊,每一次耐心的病情讲解,都是他们职业精神的生动注脚。他们用行动诠释着何为责任与担当,用爱为患者筑起一道坚固的健康防线,他们是当之无愧的生命摆渡人。感谢家乡医院的每一位工作人员,是你们,让医疗的温暖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让健康的希望照亮每一个角落。
当志愿者的这些天里,我见过清晨涌入医院的人群,听过急诊室门外的压抑啜泣,也记住了康复患者送来的喜糖的甜。那些曾以为的“举手之劳”,让我重新理解了“医者仁心”的分量——它不仅是手术刀尖的精准,更是轮椅扶手传递的体温,是迷路时有人轻拍肩头的安定,是茫茫人海中一声“我陪您去”的承诺。医院这面棱镜,让我看见生命的脆弱,更折射出人性恒久的微光。
通过这段志愿服务,我看到了医院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付出和努力。医护人员们日夜忙碌,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药师们严谨细致,确保每一份药品准确无误地发放到患者手中。而我,作为一名志愿者,虽然只是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也能为这个庞大的医疗体系贡献一份力量,让患者感受到更多的温暖和关怀。(浙江海洋大学:胡心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