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太湖县人民医院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护理天地

一封一家三口共同完成的感谢信

发布时间:2015-10-24 09:37:05 作者:院办室 浏览:8132 次
【字体大小:

院办室@ 于 2015年10月24日9时37分5秒 发布:

  • P1040707.JPG
  • P1040710.JPG
2015年10月22日下午,一农民模样的女人挽着一个步态稍显蹒跚的男子来到县医院,女人几分怯生地问路,原来他们是给县医院神经外科送感谢信的,他俩是一对夫妻,女人姓马,男人叫杨乔生。 来到县医院办公室,女人向工作人员迫切而激动地叙述了事情的经过:今年5月的一天,徐桥镇村民杨乔生在给一建筑工地打工时,不慎从楼顶意外摔落,患者很快进入重度昏迷状态,生命危在旦夕,情况十分危急。县医院接到通知后,立即组织相关科室医护人员成立急救队伍,等候在医院。当“120”救护车抵达医院时,患者得到了第一时间的会诊和救治。经诊断,患者系颅内大面积出血,重度昏迷;脾破裂,大出血休克等,而这任何一个诊断都可能是致命的损伤。县医院医护人员不放弃不抛弃,经过县医院两次开颅手术和一次腹部手术,长达半个多月的救治,硬是把患者一次次从死亡线上夺了回来。 事情过去几个月了,小马说起当时的情形仍激动不已,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并几度落泪。她说她没读什么书,不会写字,短短的一封感谢信还是刚上初一的儿子写的,她说为了这封感谢信,她特地嘱咐儿子要练好字,就这样不能完全表达他们全家的感激之情。她说儿子的那句“感谢这群好医生给了我们一个完整的家”无数次 ...查看全文
院办室@61.191.248.250 于 2015年10月24日9时37分5秒 回复:

[i=s] 本帖最后由 院办室 于 2015-10-28 08:03 编辑 [/i] [align=left][font=宋体][size=14pt] [align=left]2015年10月22日下午,一农民模样的女人挽着一个步态稍显蹒跚的男子来到县医院,女人几分怯生地问路,原来他们是给县医院神经外科送感谢信的,他俩是一对夫妻,女人姓马,男人叫杨乔生。[/align][align=left] 来到县医院办公室,女人向工作人员迫切而激动地叙述了事情的经过:今年5月的一天,徐桥镇村民杨乔生在给一建筑工地打工时,不慎从楼顶意外摔落,患者很快进入重度昏迷状态,生命危在旦夕,情况十分危急。县医院接到通知后,立即组织相关科室医护人员成立急救队伍,等候在医院。当“120”救护车抵达医院时,患者得到了第一时间的会诊和救治。经诊断,患者系颅内大面积出血,重度昏迷;脾破裂,大出血休克等,而这任何一个诊断都可能是致命的损伤。县医院医护人员不放弃不抛弃,经过县医院两次开颅手术和一次腹部手术,长达半个多月的救治,硬是把患者一次次从死亡线上夺了回来。[/align][align=left] 事情过去几个月了,小马说起当时的情形仍激动不已,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并几度落泪。她说她没读什么书,不会写字,短短的一封感谢信还是刚上初一的儿子写的,她说为了这封感谢信,她特地嘱咐儿子要练好字,就这样不能完全表达他们全家的感激之情。她说儿子的那句“感谢这群好医生给了我们一个完整的家”无数次令她动容,此刻,在医院办公室说起这句话她仍然潸然泪下。[/align][align=left] 马女士在叙述过程中,多次提到几个医护人员的名字,那是神经外科主治医生吴佩丰、护士长徐玉翠、护士戴文艳、麻醉师宋永宏、王学平及外科副主任医师孙伍、朱启文等,她说她叫不出名字的医护人员还有很多很多。自己当时脑子一片空白,只知道医护人员站着抢救几小时下来全身湿透,连每个人站立的地面上都是一大片汗水。就这样医护人员还没有忘记安慰和鼓励她,只要丈夫的病情稍有好转,他们都会及时告诉她,让她打起精神帮助丈夫战胜病魔。她说丈夫在神经外科住院半个多月,医护人员对他们提供的实际帮助和精神鼓励温暖着他们的身心,让他们获得了新生。她说更让她感动的还是丈夫病情好转后转往上次医院去康复那天护士长说的那句话:“小马,这儿的事你什么都不用操心,我们给你办,只管去照顾你的爱人”。此刻,在县医院办公室里说起这话她仍然热泪盈眶。[/align][align=left] 离开医院办公室时,两口子饱含着泪水,一步三回头,双手作揖说:“感谢县医院的领导培养了这样的好医生和护士,县医院是我们家的大救星”![/align][/size][/font][/align]
xce@61.191.248.250 于 2015年11月9日14时52分29秒 回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