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你既然活着,你又是否为了未来的人类生活付出了你的劳动,使世界变得更加美丽”。
奉献,我受益匪浅收益匪浅
崎岖山路上,车辆载着我们团队及仪器缓慢前行,有人闭目,有人呕吐,下面就是悬崖峭壁,清晨拄杖蹒跚的老人撩起裤腿,露出肿胀变形的膝关节——类风湿折磨十余年,却因贫困和交通阻隔从未系统治疗。“疼狠了就嚼点草药”,习以为常的麻木背后,是城市精密仪器与乡村枯槁双手的刺目对比。村民早起自觉排起长队,医生用蹩脚方言喊出“奶,量血压不咯?”,普实的乡音,将隔阂融化进独居老人攥紧的双手。
语言,我们就在咫尺
2024年4月,我院“红色领航健康之路,医防融合整村推进”书记项目从小池枫铺启航,从春秋到冬夏,已走过31站,晚期胃癌老人每月赴市医院化疗,单程颠簸4小时山路。儿子咬牙:“去一次,半月工钱就没了。”多数村民术后无人指导康复。 暴露出“手术成功≠治疗成功”的基层医疗断链,我们面对面,开展健康管理活动,实现全县行政村上门服务全覆盖,提高县域居民健康素质,提升慢性疾病生存质量,减少可预防的慢性病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
志愿,情真更意切
一位74岁常年在家带两个孙子的留守老人,从没做过身体系统检查,发现是侧方淋巴结出现转移的甲状腺癌患者,我们彩超发现后及时沟通,巡诊现场就留下电话,第二天老人家就来院进行了复查,要求及时处理。一例44岁的双侧乳腺癌患者也是在巡诊时筛查的,双侧乳腺肿物,一侧4b,一侧4A,我们告诉了她的丈夫。家里商量后,决定在县内治疗,双侧乳腺癌根治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全流程规范治疗下来,也没自付多少费用,但治疗效果很好......我们医疗队都是经验丰富的专家,巡诊当天,有人是下夜班,有人赶着回去上夜班,有人头天加班完成手术,都是为了巡诊当天顺利进行,看到很多老百姓得到解惑,或及时救治,再累心里也不苦。
微笑,让世界更美妙
志愿者当从小事做起,并非所有人都能成就惊天伟业,大多数人都在默默无闻工作着,奉献着,只要你不计得失的付出,在付出爱心,奉献社会的同时,人生的价值就会得到充分彰显,志愿者中,有组织巡诊的领导,有村干,有自觉维护次序的群众,是不忘初心与土地责任的共振。
真正的医者仁心,不在无影灯下的锋芒毕露,而在田埂上被汗水浸透的白衣褶皱里——那里有中国医疗最真实的温度,也有健康中国最深的根系。
一善染心,万劫不朽。百灯旷照,千里通明。(章方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