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崇山峻岭环绕的山区,县医院弥陀分院院前急救点宛如一座生命灯塔,自成立以来,持续破解山区急救困局,在无数危急时刻为患者点亮生的希望。在这支冲锋在前的急救队伍中,段铭贵、朱张颖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春节期间,本是阖家团圆的温馨时刻,弥陀分院院前急救点却因返乡潮与高发的冬季呼吸道疾病进入“战斗”状态。党员段铭贵主动请缨,扛起高强度工作重担。连续多日,他日均接诊量超平时数倍,从问诊、抢救到协调转运,全程亲力亲为。长时间的超负荷运转,让这位充满干劲的年轻医生双眼布满血丝,但他始终坚守岗位,未曾有过丝毫懈怠。更令人动容的是,在新婚前夜,段医生毅然选择留守急救一线,直到处理完最后一位患者,才拖着疲惫身躯匆匆赶去筹备婚礼。这份“舍小我为大我”的无私奉献,正是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生动写照。
而在另一个雨夜,年轻医生朱张颖同样用行动书写了医者大爱。5月4日晚,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夜的宁静,一位老人两次呕血,情况危急。朱医生迅速响应,赶到现场后发现患者竟然是同事的爷爷,其血红蛋白仅有70g/L,随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在转运至县医院的途中,暴雨倾盆,山路湿滑难行,老人血压突然骤降。朱医生果断叫停车辆,冒着风雨为患者注射药品。途中类似险情再次出现了两次,在这场与死神的赛跑中,他们争分夺秒跨越重重困难,最终成功将老人送达县医院,使其转危为安。
以上惊心动魄的抢救故事,不过是弥陀分院院前急救点日常工作的冰山一角。无数个深夜,他们头顶星光,深入大山深处,只为守护每一个脆弱的生命。他们或是背着医疗设备徒步数公里,为突发急症的村民争分夺秒;或是在寒冬深夜紧急出动,将危重患者从偏远村落安全转运到县医院。每一次出诊都是与时间的较量,每一次救治都是生命的托举。
党旗所指,行之所向。在弥陀分院院前急救点,党员医生们用专业与坚守,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镌刻在大山深处,用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凝聚起守护山区百姓健康的磅礴力量。(弥陀分院 汪云青)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