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太湖县人民医院网站!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中心

【研修班心得体会】解码政策深一度,质控突围早一步

发布时间:2025-03-31 09:24:44 作者:网站管理员 浏览:97 次
【字体大小:

参加此次研修班不仅是知识的更新,更是一次管理能力的深度校准。首日课程从学科建设到DRG改革,再到质量安全体系构建,专家们的授课既高屋建瓴又紧贴实战,体会很深:

以学促思,知不足,做结合。作为职能科室负责人,保持对新理念、新政策的敏锐度是履职基础。此次研修班首日从早9点至晚9点全天候学习了医院学科建设,如何当好科主任,基于DRG/DIP改革下的成本与绩效管理,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体系建设等内容。通过学习首先打破了我的惯性思维,邓教授讲解“回归价值医疗”的观点让我重新思考医疗质量、患者体验、医疗成本三者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重新思考质量管理的精细化,结构化方向。

金教授的DRG成本管理课程涉及医保政策、财务核算、临床路径等多领域知识,不仅强化了跨领域融合理念,更强调要以策为纲:在医院高质量发展、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2版)等医疗政策密集出台,我们职能科室负责人必须成为“政策翻译器”,对政策解读需“深一度”“广一点” ,不仅本专业的政策要仔细学习,对其他专业的政策性文件也要组织大家一起讨论,找出与自己工作关系密切的部分做好融合执行工作,促进政策落地“早一步”。

赵小英教授展示的国家头部医院质控指标看板系统,让我意识到我院信息化运用于质控指标管理的短板。

以干践行强调研,保落实。“坐在办公室都是问题,深入临床都是办法”,三位专家躬身实践的作风让我很感动,也深有感触,职能科室的价值体现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效上,我们无论是要建立医疗质量安全指标预警机制还是要破解绩效分配难题,做实调查研究工作都是重中之重的基础工作,也是我们忽视的地方。目前质量管理工作落实难点在科二级质控薄弱,持续改进效果不好,结合邓旻教授团队建设经验,我们需要制定详细的科室质控能力提升计划,采取有效的培训与督查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质控标准穿透至一线,同时还要学会用科学的分析方法破除“检查-通报-整改-无效”的循环怪圈,赵教授的“数据分析贯穿质控过程和结果”和PDCA方法的实例解读,用老办法帮我们找到了“新”路径。

首日研修让我深刻认识到:职能科室负责人既要成为政策的“解读者”、数据的“分析师”,更要当好临床的“服务员”、改革的“破冰者”。我将以“朝受命、夕饮冰”的紧迫感,把今日所学转化为明日所为,在县域医院高质量发展征程中书写质控人的担当!  (张志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