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灯火阑珊的医院走廊,夜,宛如一泓静谧的深潭,将喧嚣悄然隐匿。我怀揣着对这份职业敬畏的情愫置身其中,恰似在暗夜中守望着未知的星辰,时刻准备迎接挑战。
时光仿若一位悄无声息的行者,蹑足而过。正当我有条不紊地整理物品、悉心书写护理记录时,6号病房内,一缕轻微的呻吟,如同一缕细弱却坚韧的丝线,悠悠地飘进我的耳中。推门而入,映入眼帘的是17床的何爷爷,一位年近八旬的五保老人。他形如一棵饱经岁月沧桑的老树,身躯微微佝偻。“护士,我……我能不能麻烦你件事?”爷爷的声音,轻若游丝,却似一记重锤,直直地叩响了我心底那扇柔软的门扉。
一番交谈,方知爷爷来医院时行色匆匆,晚饭未曾下肚。此刻,夜幕深沉,爷爷饥肠辘辘。他本不愿惊扰他人,可那如影随形的饥饿感,却如汹涌的潮水,一波波袭来,令他难以招架。望着何爷爷渴望帮助的眼眸,我心中暖意顿生。刹那间,一个念头如流星般划过脑海——点外卖。
我轻轻掏出手机,细声细语地询问爷爷的口味偏好。每一个问题都像是在编织一张细密的关怀之网,生怕遗漏任何一处细微的缝隙。爷爷见状,忙不迭地说道:“那怎么好意思啊?孩子,你真是太好了!”那一刻,我分明捕捉到他声音中的微微哽咽,那是被关怀的暖流浸润后的感动,如同一朵在春雨中悄然绽放的花朵。
不多时,一份热气腾腾的粥和几个小巧玲珑的馒头,带着人间烟火的温度,被送至病房。我仿若在开启一场神圣的仪式,小心翼翼地打开包装,刹那间,食物的香气如欢快的精灵,瞬间弥漫在整个病房。爷爷的脸庞,恰似被春风拂过的湖面,绽出了久违的笑容。那笑容,如同一朵在寒冬中倔强盛开的梅花,温暖而动人。爷爷一边吃着,一边与我拉起了家常。病房里,温馨与和谐如轻柔的乐章,缓缓奏响。于此,我恍然领悟,身为医护人员,我们的使命,岂止是与疾病短兵相接,更在于在患者身处困境时,为其送去温暖与关爱。这份看似平凡的外卖,恰似一座横跨沟壑的桥梁,稳稳地搭建起医患之间理解与信任的通途。
夜深了,万籁俱寂。当我再次巡视病房时,只见爷爷已安然入睡,他的睡颜,仿若一幅静谧的画卷。我仿若一位守护梦境的使者,轻轻关上病房的门,心中满溢着前所未有的满足感,恰似一湾被月光填满的湖水。此次经历,让我深深懂得,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在尊重、理解与无私的沃土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每一个微不足道的举动,都有可能成为穿透黑暗、照亮他人生命的熠熠星光。
出院那天,阳光温柔地洒在走廊上,我细心叮嘱爷爷按时复诊。爷爷再次向我表达感激之情,他的眼神中,满是真诚与谢意。走在下班的路上,微风轻拂,我在心底暗暗许下心愿,愿自己在未来的日子里,能成为更多人心中那抹温暖的曙光,让这份爱,在县医院消化内科这个小小的世界里,如同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无限传递。(张阳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