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乙@60.175.41.252 于 2010年1月9日18时13分7秒 发布:

[font=楷体_gb2312,楷体][size=3](《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清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因此它也被称为我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诗,是我国古代民间文学中的光辉诗篇之一。《孔雀东南飞》与南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又与《木兰辞》及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故事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治舒县,汉末迁皖县,均在今安徽境内)的一桩婚姻悲剧。)[/size][/font]
[color=#000000][size=4]孔雀坟在小市镇内。
沿318国道由潜山县城往东,不过十来里路,就到了小市镇。小市镇隶属安庆市怀宁县。安庆市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下辖的乡镇,其中有不少具有悠久的历史。小市,就是个千年古镇,古称“小吏港”,或者“焦吏港”。因何而名?怀宁县旧志载“以汉庐江郡小吏焦仲卿而得名”。孔雀东南飞,一曲凄婉的千古绝唱就发生在此地。
我去时,是09年的初秋时节。农历七月半刚过不久。天气渐见凉意,一些树的叶子开始在秋风中飘落。在小市镇,在国道的一侧,我看到一块景点指示牌,上面写着:孔雀东南飞墓园(影视基地),向南,8公里地。
和很多古镇相似,小市街也分为老街和新街。我最先到达的是新街。街道显得很寂寥,行人三三两两,车辆往来稀落。新街不长,东西走向。问一位路人,他告诉我往西去一百多米,就是孔雀东南飞墓园。西去的街道两边店铺鳞次栉比。都是一些小店铺,有许多是简易搭起的竹棚子,卖一些民生日常用品或食物。店家颇清闲,或吸烟,或彼此说些闲话,以一种很悠然的神情打发着这下半昼的光阴,似乎并不急于销售自己的货物。在一家小店里,我买了些香纸。这是一位中年妇人,在递给我香纸时,很柔和的问了句,是去孔雀园吧!我点点头。她又继续说,前面不远就是,老街那边还有万年台和永镇寺,可以去看看。再过去,还有新建的影视城。
一座斑驳的门楼出现在眼前,颜色黯然,似乎经历了千年的沧桑,正上方的孔雀东南飞陵园,七个大字,依稀可辨。门楼左右各守着一头石狮,也是神情黯然的模样。据资料记载,这座陵园建立的时间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禁不住以手抚摸石狮,它仿佛在此已守千年。往事纷纭,浮云过眼,“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柴米油盐酱醋茶,红尘依旧忙碌喧嚣,这是生活,心里渴望的却是一片宁静。而遥想千年之前的仲卿与兰芝,我们的心亦会因此柔软,今生今世,与君偕老,又何怨何悔!
走进墓园,沿着镌刻有《孔雀东南飞》的碑廊而去,墓地便出现在眼前。白色的大理石墓碑,碑文是以汉隶刻就的:汉焦仲卿刘兰芝之墓。坟四周植有松柏,枝叶交通掩映。因七月十五刚过,墓前附近居民燃烧过的香屑纸灰被秋风吹得四处飘散,空气中隐约着几分萧瑟。在墓前,我缓缓燃起一柱香……“东风恶,欢情薄”,又怎共得天荒地老,到如今,只剩这荒草萋萋人如梦!
“叹人世无缘,空传孔雀东南飞。盼黄泉有姻,能得鸳鸯交颈眠。”
一位无名作者撰的一幅对联,此刻,正掠过脑际。
唐天宝六年,诗仙李白路经庐江郡,特意过孔雀坟凭吊,并写下了《庐江主人妇》一诗:孔雀东飞何处栖,庐江小吏仲卿妻。为客裁缝君自见,城乌独宿夜空啼。夜宿庐江郡,风冷清池,忽耳际飘来城乌悲啼之声,如杜鹃啼血。这或许是诗人因境而生的幻觉吧,“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只是后世人的一种理想,恰如梁祝的化蝶,在悲剧的面容上,绘几分暖的色,而凝一段千古美丽的哀愁。
万年台,又名孔雀台,坐落于距老街不远的北侧下街。孔雀台是当地人世世代代演唱焦刘爱情悲剧的戏台,始建于唐,几经沧桑,至清代又扩建。如今,旧的孔雀台已毁于文革时期。2005年,当地政府修建了一座新台,并易名为万年台。皖山长青,皖水长流,孔雀千秋!
永镇寺面对着万年台,先前的永镇寺是一所道观,名永镇观,因那时佛教还未传入中原。据说,这里便是仲卿与兰芝的定情之所。张爱玲说:“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或许,他们的相遇就缘于这样一场偶然。
春天注定是与爱情有关的季节,如果可以假设,我希望把我们的主人公安排在早春时节,那时,“草短花初拆,苔青柳半黄”,我们的主人公出场了,踏青郊外,呼吸着春天的芬芳,满眼里是春光,满心里是喜悦。又随了那些个善男信女,去道观上香,神前默然许下祈愿,祈愿这一世的天荒地老。在参拜的刹那,无意间,四目交接,彼此都怔了片刻,“原来你也在这里”。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合适的两个人儿,幸福却为何似那昙花一现!
“春色三分,一分尘土,二分流水”。清池里,盛的是一池前世今生的泪水。
站在影视城的皖城楼上,夕阳西頽,千年皖江缓缓流去,皖水这边是兰芝,皖水那边是仲卿(1),我又想起那首著名的唐诗“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抑或,他们最初的爱情,也可以这样开始……
耳际又响起那首缠绵哀婉的歌曲:“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红尘外柔情内有没有断肠的泪……”
皖山静默,皖江无语!
(1)相传小市镇的刘家山是刘兰芝的故里,焦仲卿的家乡在今潜山县梅城镇焦家畈,与刘兰芝家乡隔皖水相望,相距只有十多里路程。
2010年1月8日晚
小乙 写于怀宁县三桥中学
[/size][/color]
小乙@60.175.41.252 于 2010年1月9日18时20分23秒 回复:
很久没有上任何论坛了。因近来事多且忙。也很少写诗了。我自觉自己的旧体诗浅薄,还请春晓先生谅解!
在太医论坛坐着贵宾的交椅,却无任何东西,很是惭愧!这篇东西是昨日涂抹就的。这只是一个尝试。我有个计划,暂且不言吧。望方家不吝赐教!!
物质力@114.99.31.38 于 2010年1月9日18时36分11秒 回复:
一段千古美丽的哀愁!
作者敏感而柔情的笔触,展示到我们面前的是“春色三分,一分尘土,二分流水”的叹,是“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 的愿。
[s:14] [s:14]
如来如去@117.66.146.38 于 2010年1月9日19时8分43秒 回复:
写的真好,像那古诗那样凄美。小乙真甲!
含香@117.66.150.99 于 2010年1月9日20时14分37秒 回复:
随着你美丽的文字再一次走进那段千古绝唱。
空谷幽蓝@61.191.248.250 于 2010年1月18日14时0分25秒 回复:
从楼主优美的文字里,感伤了一段忧伤的情缘。拜读了!
小乙@60.175.41.252 于 2010年1月28日23时36分42秒 回复:
谢谢物质力 含香 空谷幽兰,谢谢你们的品评。
问好各位!!
晨曦@117.66.148.144 于 2010年2月11日10时34分51秒 回复:
拜读楼主大作,收获不少。学习并问候
小乙@60.175.41.252 于 2010年2月27日20时28分23秒 回复:
[upload=1] [upload=2] [upload=3] [upload=4] [upload=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