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香@61.191.248.250 于 2008年10月17日13时55分8秒 发布:
[font=黑体][size=3][color=#669966] 一直记得,记得去年那封特殊的感谢信。
在医院,看到感谢信那是常有的事,很多家属在亲人康复后,不忘救命之恩而写信表示感谢,可这封信不一样,因为特殊,时隔那么久我还是常常想起它。这封信是一位已故老人的儿女写的,他的儿女感谢医护人员在他们父亲最后岁月里给予的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顾。看着看着我的眼眶湿润了,为这位老人的离开,也为他的儿女对医护工作的理解与肯定!毕竟,老人是永远的走了,毕竟,精心的医疗护理还是没能将生命挽回,多么惋惜!
这是一位慈祥的老人,我当时所在的内科几乎每个人都喊他老人家“喻伯”,当然我的小师妹们喜欢喊他老人家“喻爹”,之前我其实并不认识他。因为是慢性病且易复发,那会儿总是常常住院。我们全科从主任到每一个员工真的是痛着他的痛,精心治疗,细心护理。有一次并发气胸他很难受,主任他们下班后都来看他,看他行胸腔闭式引流后呼吸状况如何,那次我去给他行出院宣教,耐心的教他做缩唇呼吸,指导他如何用鼻吸气,如何将嘴唇缩成吹笛状呼气,指导他如何正确练习腹式呼吸,他听得好认真,他说我们科里的人真好!那语气特坚定。
人和人之间其实真的是心换心,交道久了好像真的成了亲人,那种亲切不带有任何虚假的成分。后来的住院中他曾和我说:“护士长,和你们打交道久了,对你们这个职业有了更深的了解,觉得你们真好,对人真诚,你们的职业辛苦,不易。”“现在这个社会好像很多都变了,很多的地方在误导百姓对一种职业的不信任,我很担心这样下去中国医学的发展。”喻伯伯的睿智和他对医学的关注让我很感动,其实这一切也是我们很多人担心的问题。当我把这些告诉科里的姐妹们时,她们也很欣慰,大家都觉得忙点、辛苦点也无所谓,只求能被理解,在“信任危机”这个词诞生的今天,被理解是何其幸福的一种感受!这样的和谐医患、护患关系不正是我们追求和向往的吗?
后来我离开了内科,有一天总查房时在病人一览表上看到了他的名字,我去病房看了他,喻伯伯斜靠在躺椅上,口唇明显紫绀,脸上有细小的汗珠,正吸着氧,看得出困难的呼吸让他很难受,见我进来,他挪了挪身子,想尽力坐起些,我叫了声“喻伯”,并用特有的职业眼神告诉他我知道他难受,示意他尽量别动,喻伯小声说:“还好,我还好,护士长,你工作忙,谢谢你,来看我,你忙,去忙吧,她们都不错,很细致(他指了指我身旁的护士妹妹)”喻伯断断续续地说着,看他说话艰难的样子,心里真是难受,又怕在病房呆久了他得费劲说话增加耗氧,我点点头说了声“好的”,然后离开了病房。那是我最后一次见他老人家,随后几天他老人家就离开了这个世界。知道这个消息后我很难过,那么好的老人就这样离开了,就这样在这个世界再也见不着了!
两周后我见到了那封感谢信,那封让我感动、勾起我无限怀念的信,它凝聚了理解与真情,让我看到了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也让我们思索,职业路上,我们该如何走得更好?[/color][/size][/font]
太湖县医院网站@222.73.115.67 于 2008年10月18日8时49分11秒 回复:
人和人之间其实真的是心换心,交道久了好像真的成了亲人,那种亲切不带有任何虚假的成分。
非常认同这句话。不光是对病人,就是人与人之间也是这样。在这个日益冷漠的社会里,更需要这种生活态度。
太湖县医院网站@222.73.115.67 于 2008年10月18日8时56分29秒 回复:
[quote]引用第1楼以德服人于2008-10-17 15:15发表的 :
[size=2]含香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了大家一个很朴素的也是人们常常挂在口头的“[color=#FF0000]理解[/color]”二字的真正含义。感慨颇多!值得我们大家共同学习!当前医患矛盾的主要原因其实就是交流沟通不到位。换句话说也就是互相的不理解,没有换位思考,更多的是误解和指责。我们医院绝对多数的医务工作者都具有很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良好的医德医风,也有非常敬业奉献的精神。在当前经济冲击的社会现实生活中,也只有我们的白衣天使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尽管如此,医疗纠纷还是不可避免要发生,那么我们要怎样预防医疗纠纷呢?这是一个社会系统的复杂问题。但我想不外乎以下几条:首先就是楼主的亲身感受,相信大家都会有启发的,理解万岁吗!我接触的很多社会人士都对医院有看法,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不理解;其次就是加强自身综合素质建设,这其中当然包括最重要的医德医风道德素质建设,我在我们科提倡的思想宗旨就是:“先医德,后技术”。最后就是加强医院管理了。不知各位同仁有何感想?[/size][/quote]
吴主任分析的非常透彻。的确很多医疗纠纷是医患缺乏沟通引起的。医患沟通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希望医院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还有一点需要加强的是临床医生与临床医生、临床与医技、临床与护理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个人英雄主义是干不好工作的。
风过无痕@117.66.149.174 于 2008年10月18日10时13分35秒 回复:
真情文字!让世界充满爱!
空谷幽蓝@117.66.149.47 于 2008年10月18日19时23分31秒 回复:
人与人之间的友谊桥梁是要用“理解”才能建起,如果每个人都能从他人的角度考虑一下得失,那医疗纠纷决不会象现在这样给我们太多的困惑,也不会让患者及其家属心成太多的疑问。
黄平@117.66.149.187 于 2008年10月18日23时7分36秒 回复:
医护人员不光要技术硬,还要会做[size=6][color=#ff0000]医[/color][size=6][color=#ff0000],护 [/color][/size]!这还真是一门课题。[/size]
thxyyfsk@117.66.151.123 于 2008年10月19日17时30分55秒 回复:
祝同事们德技双丰收!
人猿泰山@117.66.148.231 于 2008年10月19日19时12分43秒 回复:
做为一名护理人员,喻伯伯的家人对医护工作的理解与肯定真的很让我感动.其实,每个患者都是弱势群体,他们的病痛与无奈都需要我们医护的关心与帮助.在他们需要的时候,我们哪怕一个善意的眼神、一个微笑都会给他们温暖、给他们安慰。对他们也许就是春天。内科的医护都记得喻伯伯-----一位和善的老人。同时也感谢含香在内科那段特殊忙碌的日子里为我们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
含香@117.66.144.197 于 2008年10月20日16时57分36秒 回复:
[quote]引用第1楼以德服人于2008-10-17 15:15发表的 :
[size=2]含香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了大家一个很朴素的也是人们常常挂在口头的“[color=#FF0000]理解[/color]”二字的真正含义。感慨颇多!值得我们大家共同学习!当前医患矛盾的主要原因其实就是交流沟通不到位。换句话说也就是互相的不理解,没有换位思考,更多的是误解和指责。我们医院绝对多数的医务工作者都具有很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良好的医德医风,也有非常敬业奉献的精神。在当前经济冲击的社会现实生活中,也只有我们的白衣天使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尽管如此,医疗纠纷还是不可避免要发生,那么我们要怎样预防医疗纠纷呢?这是一个社会系统的复杂问题。但我想不外乎以下几条:首先就是楼主的亲身感受,相信大家都会有启发的,理解万岁吗!我接触的很多社会人士都对医院有看法,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不理解;其次就是加强自身综合素质建设,这其中当然包括最重要的医德医风道德素质建设,我在我们科提倡的思想宗旨就是:“先医德,后技术”。最后就是加强医院管理了。不知各位同仁有何感想?[/size][/quote]
谢谢吴主任!
含香@117.66.144.197 于 2008年10月20日16时58分22秒 回复:
[quote]引用第2楼花亭湖于2008-10-18 08:49发表的 :
在这个日益冷漠的社会里,更需要这种生活态度。[/quote]
是的。
含香@117.66.144.197 于 2008年10月20日16时59分54秒 回复:
[quote]引用第4楼风过无痕于2008-10-18 10:13发表的 :
真情文字!让世界充满爱![/quote]
让世界充满爱,让世界变成美好人间。
含香@117.66.144.197 于 2008年10月20日17时5分17秒 回复:
[quote]引用第5楼空谷幽蓝于2008-10-18 19:23发表的 :
人与人之间的友谊桥梁是要用“理解”才能建起,如果每个人都能从他人的角度考虑一下得失,那医疗纠纷决不会象现在这样给我们太多的困惑,也不会让患者及其家属心成太多的疑问。[/quote]
换位思考很重要。
含香@117.66.144.197 于 2008年10月20日17时7分51秒 回复:
[quote]引用第6楼黄平于2008-10-18 23:07发表的 :
医护人员不光要技术硬,还要会做[size=6][color=#ff0000]医[/color][size=6][color=#ff0000],护 [/color][/size]!这还真是一门课题。[/size][/quote]
但愿能就这个课题展开讨论。特渴望有个好的工作环境,医患和谐,相互理解。
含香@117.66.144.197 于 2008年10月20日17时8分52秒 回复:
[quote]引用第7楼thxyyfsk于2008-10-19 17:30发表的 :
祝同事们德技双丰收![/quote]
祝福我们医院,祝福每一位员工。
含香@117.66.144.197 于 2008年10月20日17时11分41秒 回复:
[quote]引用第8楼人猿泰山于2008-10-19 19:12发表的 :
做为一名护理人员,喻伯伯的家人对医护工作的理解与肯定真的很让我感动.其实,每个患者都是弱势群体,他们的病痛与无奈都需要我们医护的关心与帮助.在他们需要的时候,我们哪怕一个善意的眼神、一个微笑都会给他们温暖、给他们安慰。对他们也许就是春天。内科的医护都记得喻伯伯-----一位和善的老人。同时也感谢含香在内科那段特殊忙碌的日子里为我们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quote]
谢谢你们记得!
是啊,患者需要关爱,真诚的关爱。我们哪怕一个善意的眼神、一个微笑都会给他们温暖、安慰,我们能给予和做到的,应该尽量。
晨曦@117.66.148.158 于 2008年10月30日23时46分58秒 回复:
是的,这是一个真实的动人的故事。从这我也深刻的认识到,护士患者之间需要真诚
余世磊@117.66.145.89 于 2009年3月2日20时6分13秒 回复:
知恩图报,配合医疗,尊重医生护士,也是每一个病者应该去做的.